【写在开头】
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了,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,大家别忘了给视角学社加上星标,以免错过更多精彩!
预防失联,请关注视角备用号:
全世界都低估了疫情对这个时代的影响,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。对于多数学生而言,未来要面对的,就是这个「60年未有之大变局」。
而高考志愿这件事,很大程度上能改变人的一生,对于今年的考生而言,尤其如此。而很遗憾的一点是,旧有的经验可能完全无用。众所周知,升值计是一个有关人生和财富的公号,我们重点从商业逻辑上,教你做出正确的抉择。你的高中老师在报考志愿这事上帮不了你,你的家长也同样帮不了你。你的高中老师跟商业社会脱节很久,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独立封闭的小社会里,有一套完全封闭的理念和评价体系,我不是说这样不好,从培养做题家和让你提分来说,他们可能非常牛。但是,他们并不具备指导你人生的能力,除非你的未来职业规划是成为一名中学教师,否则在报志愿的选择上,你无从向他请教。还有一点不方便说的原因,就是高中教师的KPI大多只跟一本率,重本率,本科率有关,至于你学的农业还是计算机,开的是挖掘机还是航天飞机,只要是同级别的学校,对他而言是一样的。所以,甚至有不少老师,为了追求升学率,会鼓励你报所谓冷门专业。至于大多数家长,根本不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,不少人只是听说生物很火,就让孩子报生物,计算机很火就报计算机,金融挣钱多,就要报金融,完全是盲人摸象,不少家长,甚至根据几十年前对大学的认知,去选学校选专业。报志愿这件事,大多数家长和老师,都只能起到负面作用。他们并不了解很多职业的细节和复杂性,学新闻就是要做记者,学编导就是做导演,其实学新闻的还要写广告文案、犄角旮旯的软文硬广,学编导的可能一辈子当不上导演,这都是你未来职业的一部分,选择性看到行业顶端的人最好的一面,未来从业过程中,最容易感受的就是痛苦,最容易做出的就是逃离的决定。这个原则是选择志愿的黄金法则,很多人都提到过,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其中的商业逻辑。城市是最重要的平台,大城市的平台是小城市无法匹敌的。很多新鲜的事物,领先时代的发明,新型的服务模式,都率先在大城市出现,发展。我常常说一句话,大城市就是文明的高地,小城市就是文明的边疆,这种平台的差异造就了一个结果,很多工作机会,在大城市涌现的时候,小城市还闻所未闻。我无意冒犯很多人出生的城市,因为我也是小城市出生,但是,大城市越来越集中所有的资源,是一个全世界都存在,所有聪明的政治家、经济学者和社会学者都无法改变的问题。资本、高质量消费品、信息、甚至高颜值的美女和好身材的帅哥,都向大城市流动,甚至只在大城市出现。普通人获得商业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,就是信息差,在大城市,才能站在信息高地上。选择了大城市,就是给自己选择了更多的可能性,即使有一天退回小城市,也具备了远超小城市同类的信息差。大多数大公司,选择人才的时候,只看你的毕业院校,甚至只看本科院校。更好的院校,就是更好的平台。所以学校牌子,非常重要。我以前觉得985不重要,可是真的到了社会上就发现,学校牌子给你的方便还是非常多的。大部分国企和私企的HR,其实没有兴趣搞清楚你的专业,除非你的专业是极度不对口的农林之类,否则没有人会卡你,卡你的就是你的学校的牌子。人就是在这时候分档的,这也就是高考成绩的重要性。硕士、博士这些学位,只对学术界有用,对企业的价值加成不高,大部分的企业非技术岗位,本科足够胜任,经验比学历更重要,而且通常更便宜,5000招个优秀的本科生绰绰有余,招一个硕士可能就跟硕士的期望有点不符,招博士博士就该有心理落差了。所以,干脆不如直接招优质本科生。而且有一点,大部分HR对211、985其实并不了解,越是体制内越是不了解,其实就是看名气。所以名校的光环真的有用,未来是可以用真金白银兑换的。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偷笑了,但是成绩不好,又想上名校怎么办?我想问一个问题,什么叫名校?清北交复,这是名校,还有全国10所top3,15所top5,30所top10,固然是名校。但是这并不是名校的全部定义。你要让上海人来说,上海财经大学绝对是顶级名校,你要让广东人来说,华南理工大学就是顶级名校,但是我见过上海财经大学,在北方被当成野鸡大学三本,华南理工大学,被认为是二本院校。你在我们「荷兰」,河南大学就是顶级名校,但是出了河南,就没有人太认这个学校。这其实就是信息迷雾,名校是有地域性的。大多数人的认知有限,他们只会选择当地耳熟能详的地域性名校。所以,我这里建议报考志愿的时候,想清楚你未来要去哪个地区工作,你要去北京天津北方地区,你就早点报北方的知名院校,你要在上海工作,你报上海大学,可能比你报兰州大学还有用,你要去广州工作,报华南理工,暨南大学,绝对比你报哈尔滨工业要方便,可能分数还要低。还有一种,就是行业名校,你报考的院校,在行业内有深厚的底蕴,也就让你如鱼得水。比如政法类的五院四系,中国政法大学、西南政法大学、西北政法大学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,还有北京大学法律系、人民大学法律系、吉林大学法律系、武汉大学法律系。可以看出来,西北政法大学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、西南政法大学,跟其他几个难度根本不是一个档次,你要靠近北大、人大的法律系,还是中国政法大学是很难的,这时候,你就可以考虑其他法律类名校。同样,北邮虽然不是什么top几的名校,但是最赚钱的计算机专业,北邮的学生半天下,基本就是质量过硬的标志。选择这些行业名校,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要知道,你的路如果全要你自己走是很难的,你的前辈的师兄师姐,这些能干的校友们,给你开辟的路径,就是所谓的行业名声,他们的道路就是你的道路,跟着他们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。报名校的好处还一个就是,一般越是这种有点名气的学校,对你的限制越不严格,学校是一个平台,你专业没有报好,你还可以搞第二专业,搞创业,而很多学校,连这个平台都不给你。这里升老师要提醒的是,不要去扰乱市场,不要试图去混淆市场定价。总有家长和学生想,我考的不理想,但是我不甘心,我报一个冷门专业,几年以后,说不定就成热门了,或者我报一个有前景的专业,比如动画,比如新媒体,几年以后我孩子就吃香了。报冷门,如果是为了挤进名校,是可以的,怕就怕心存侥幸,盼着风水轮流转,专业重新变成热门,我告诉你,没有这种可能,一个专业成为冷门,是有时代的大趋势和科技发展规律的,这不是股票,有板块轮动。不报冷门,很多人理解,但是为什么不报新兴专业,很多人不理解。因为要开设一个新兴的学科,是要很多人才储备的,思考一个问题,人从哪来?教师从哪来?大家可以看看,名校开设一个新专业,是非常慎重的,要有了很多学术研究成果才会开设,这种一窝蜂开设新专业的通常都是野鸡大学,开设这种新专业的目的只有一个,骗钱。比如说新媒体专业,一共出现才6-7年时间,行业还在红利期,我们这些真正懂新媒体的人,会放着高额的利润不要,去个破野鸡大学当个青年教师,给几十个学生讲课吗?显然不会嘛。而且新媒体的原理,其实跟传播学的原理没有区别,这些开设新专业的学校,无非是新瓶装旧酒。很多人选这种专业,往往是觉得更有针对性,其实远不如找一个老牌院校的老专业,学一些基本的知识更可靠。这就是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报志愿的选专业逻辑,选什么?理科的底层逻辑是数学,文科的底层逻辑是哲学,所有商科的基础都是经济学,如果可能,建议你选这种偏基础设施的学科,学基础设施学科的好处是,任他风吹雨打,我自岿然不动。大学最重要的,是打好你的基础,构建你的知识系统,丰富你的人格,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,各种应用技术的发挥,都是建立在你是一个更优秀的人的基础上的,基础学科,能让你弄懂社会的底层逻辑,成为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。数学真正学得好的人,去搞计算机,去搞程序,没有混得不好的。所以,我建议,慢一点,既然世界的大环境如此,不妨慢一点,给自己一点耐心,给时代一点耐心,要以成为一个时代基础设施的雄心,去选择自己的未来。所有的功利的选择,都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趋利避害。但是,如果你真的有自己热爱的事业,你有自己远超于常人的天赋,请务必坚持下去。只是这种热爱,一定不能是因为这个专业赚钱多,有名气,你父母或者有个什么亲戚可以依靠,以现在时代的发展,未来什么行业会存在,什么行业会消失,一切都还待定。你因为热爱和天赋迸发的能量,才是最不可忽视的,重要的永远不是学什么,而是怎么学。以学习的结果论,无论是名校还是三本大专,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滞后的,所有的专业和社会都是脱节的,但是这不代表学习没有用,这不代表你学了一门完全用不上的课程就没有用。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,学习的方法,选择你热爱的和你天赋所在的志愿,你会更有激情。我知道,很多人跟你说过,工科好找工作,学一门技术,好生存。但是,说这样话的人,一定没有考虑过,技术被淘汰了会怎么样?实际上一门应用技术,越专门,越特殊,在开始进入社会时,越具有优势,但是也越容易被淘汰,学一门技术,然后吃一辈子的时代过去了。学一门技术,然后在30岁被迫学一门新技术,去跟年轻人竞争,才是大多数技术人员的宿命,35岁魔咒是很多技术人员包括程序员在内无法摆脱的魔咒。学应用技术,很容易让你成为工具本身,而工具,是会被淘汰的。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建议多学基础学科,多选自己热爱的专业的原因。这里我再建议大家,多选需要创意的学科,选更像「人」的学科,人工智能时代就在不远的未来,更像人,更需要创意,你才不会被取代。不要想做永远在潮头上的人,不要想能抓住所有风口,天下风云出我辈,我们就是风,我们就是云,我辈不用总是乘风破浪,我辈就是风浪,未来总是属于浪漫的人。什么是浪漫的人?浪漫就是守得云开见月明,浪漫就是坚持做长期的事。相关阅读:
让每一分发挥作用!在“最透明”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里博弈
高考志愿选了冷门专业的人,后悔了吗?
李稻葵教授谈填志愿:宁选“烂”专业,也得好学校
作者:大升子,转载:升值计。本文版权归属作者/原载媒体。
喜欢本文?欢迎点赞/转发/关注/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: